什么是普惠养老?普惠养老服务是在基本养老服务以外,面向广大老年人、靠市场供给、由政策支持的一种合理定价、经济实惠的养老服务。通过政府支持、社会运营,搭建普惠养老服务有效供给平台。
日前,国家发展改革委、民政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印发《普惠养老城企联动专项行动实施方案(2019年修订版)》,旨在推动普惠养老服务有效供给增加,充分发挥中央预算内投资示范带动作用和地方政府引导作用,进一步激发社会资本参与养老服务的积极性。
其中,专项行动从老年人的实际需求出发,重点支持家门口的社区小型、嵌入式服务设施和针对长期护理的专业性机构,重点解决失能失智老年人的养老问题。
农村养老 补齐短板
目前,我国农村养老服务体系基础还比较薄弱,老人留守现象比较普遍。为满足农村老年人养老不离村的需求,各地加大对农村养老服务的投入,补齐农村养老服务短板,升级改造农村养老服务设施;通过邻里互助、亲友相助、志愿服务等模式,积极发展互助养老服务。
多部门已联合出台政策,推动各地建立健全家庭尽责、基层主导、社会协同、全民行动、政府支持保障的农村留守老年人关爱服务机制,全国统一的农村留守老年人信息管理系统将于今年底前上线运行。
民政部的数据显示,我国社区养老服务设施现已覆盖50%以上的农村社区。今后,农村养老服务保障制度要积极为低收入、高龄、独居、残疾、失能农村老年人提供养老服务;大力支持各地发展政府扶得起、村里办得起、农民用得上、服务可持续的农村互助养老设施,满足农村老人养老“离家不离村”的需求。
医养结合 全程服务
医疗机构不能养老、养老机构不能看病,医养“两张皮”长期以来制约着老年健康事业的发展。如何将分散在医院、机构、社区和家庭的医护康养服务整合,为老年人提供全过程、多层次、多元化的健康养老服务?这样的探索正在进行。
在养老机构发展方面,鼓励养老机构与医疗、康复、护理等机构合作,支持上门服务,大规模培养养老护理等人才;在优惠政策方面,落实对医养结合机构的税费、用地等优惠政策,符合基本医保范围的医疗服务费用由基本医保基金支付,鼓励有条件的地方按规定增加纳入基本医保支付范围的医疗康复项目。